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脚底下的几千年:我国古代的人们,都穿什么样

来源:西部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鞋子是我们人类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的东西,也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年随着古装剧的流行,各种款式的“古装”鞋子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比如……花盆底。当然,咱们中国古代

鞋子是我们人类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的东西,也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年随着古装剧的流行,各种款式的“古装”鞋子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比如……花盆底。当然,咱们中国古代的鞋子种类可是多种多样,花盆底只是其中一种而已。今天,就让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脚底下的几千年吧。 一、奢侈与时尚并存的原始人类 在原始的采集与狩猎时代,野兽的作用不仅仅限于食用,聪明的人类会以简单的石器工具将兽皮剥下来,当作衣服与鞋子。人们将兽皮包裹在脚上,同时将一部分兽皮割成皮条,将整片的兽皮捆扎在脚上,冬天的鞋子是兽毛在里,夏天兽毛在外,形成了最原始的“皮鞋”。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嗯,真奢侈! 除了皮鞋,还有一种用芦苇、稻草等植物叶茎编织而成的草鞋,莫名的有种时尚感。这两种鞋子是古代原始人类最常见的鞋子。

草鞋 ? 二、商周时期舄、屦、靴的出现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礼仪制度的建立,鞋子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例如《周礼?天官?屦人》记载:“复下曰舄[xì],单下曰屦。”其意是说,两层底的鞋子称为“舄”,单层底的鞋子称为“屦”。另外,在礼仪制度之下,只有贵族才能够穿色彩华丽的皮鞋或者用绸缎做成的鞋子,而平民和奴隶只能穿用葛布、麻和草做成的鞋或者赤脚。《诗经·小雅·车攻》中有“赤芾金舄”之语,“金舄”即用金装饰的复底鞋,是贵族的穿着。靴子是游牧民族所穿的鞋子样式,先秦时期传入中原地区。《释名》载:“古有舄履而无靴,靴字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学习游牧民族的服饰以及射猎习俗,游牧民族的靴子传入中原地区。

靴子 三、翘头履 我国古代鞋子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翘头,即前端向上翘起。西汉时,方口翘头履始用于贵族,女性中则常穿鞋头呈分叉状的双尖岐头翘头鞋,名曰“岐头履”,亦称为“分歧履”“两岐履”。男性穿方头鞋,表示阳刚从天。女性穿圆头鞋,意喻温和从夫。翘头鞋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是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鞋子。 东晋时期兴起了一种翘头鞋为“五朵履”,鞋头被制成五瓣,高翘而翻卷,形似云朵,因而得名。南北朝时还有一种“笏头履”,笏头履的鞋头高翘,呈笏板状。男款笏头履的翘头为方形,女款笏头履的翘头为圆状,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笏头履方圆混同,不分男女了。

古代的笏头履(翘起的头部为了避免踩到裙子) 唐代的翘头鞋主要有“云头锦履”和“如意翘头履”。前者鞋头高翘翻转,似云朵而得名多为女性所穿。后者鞋头整体上翘,呈半圆状,寓意吉祥,专为女性所穿。

云头锦履?? 四、木屐 木屐,即在木鞋底部前后各按一个齿。它将鞋底太高,方便人们在泥泞的土地上行走。《释名·释衣服》云:“屐,搘以践泥也,为两足搘以践泥也。”魏晋时期,人们喜好自由,追求个性独立,表现在鞋子上,就是木屐的盛行。木屐轻便、实用又舒适的特点契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这一时期流行的木屐鞋是“谢公屐”。根据《南史?谢灵运传》的记载,谢灵运喜好游山玩水,“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谢灵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则去掉后齿,非常实用。唐代诗人李白在其《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到:“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表明这种适用于山路的谢公屐直到唐朝时仍然被使用。

木屐 五、三寸金莲缠足鞋 三寸金莲指的是古代封建时期妇女脚的大小,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而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三寸则为金莲,是当时人们认为妇女最美的小脚。 史学界一般认为三寸金莲始于五代时期。五代李后主令舞女以帛缠足,形成弓状或者新月形,在六尺高的莲花台跳舞,以营造出飘飘然如仙子的形象,而这样的缠足鞋被称为“金莲”,自此之后,缠足鞋开始盛行。 两宋时期,这种病态的审美沿袭下来,缠足鞋常见于社会上层,而对于需要劳动的社会下层的女性来说,她们还没有缠足,缠足甚至成为了区分贵贱的标志。 元代开始,缠足鞋成为了所有女性的穿着,社会上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越来越流行。拥有一双金莲是男性与女性共同的追求。明代宫人皆穿宫样鞋,上刺小金花。《新妇金莲》记载:“锦帕蒙头拜地天,难得新妇判媸艳,忽看小脚裙边露,夫婿全家喜欲颠。”仅看一双小脚就博得夫家欢心,可见金莲小脚在当时社会上的重要性。清人钱咏在《履园丛话》中记载:“然元、明以来,士大夫家以至小民编户,莫不裹足,似足之不能不裹,而为容貌一助也。”就此来看,自元明以来,上至贵族、下至普通百姓,缠足成为了女性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内容,不缠足则被视为异类。

文章来源:《西部学刊》 网址: http://www.xbxkzzs.cn/zonghexinwen/2022/0219/1773.html

上一篇:《芈月传》——研究文献
下一篇:圆桌 | “元宇宙”是文明的新生,还是话语的狂

西部学刊投稿 | 西部学刊编辑部| 西部学刊版面费 | 西部学刊论文发表 | 西部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部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