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西部石窟保存状况及综合保护防治对策之一西部(2)

来源:西部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西部石窟自然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特征气候以秦岭为界,西部石窟的分布地区的气候可划分为西北和西南两个区: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具有日照长、空气干

西部石窟自然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特征气候以秦岭为界,西部石窟的分布地区的气候可划分为西北和西南两个区: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具有日照长、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风力强的气候特征,西南地区气候特征湿润、温暖、热量充足、雨量丰沛。

新疆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降雨量稀少,蒸发量大。

甘肃省境内石窟群的气候特征变化较大。天梯山石窟和马蹄寺石窟群气候寒冷,暴雨雪频繁,阴湿天气多,属高寒半干旱气候;文殊山石窟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干旱少雨,温差大;麦积山石窟、榆林窟、水帘洞、南石窟寺和北石窟寺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莫高窟、东千佛洞和西千佛洞属中温带大陆性沙漠干旱气候,具有干旱、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温差大、风沙活动频繁、风蚀作用强烈的典型沙漠气候特征。

须弥山石窟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与陇东地区气候相近。

陕西省的大佛寺石窟和钟山石窟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干燥、降水量小而集中、蒸发作用较强烈、年温差和日温差变化大。

四川和重庆的石窟群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低云、多雾、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按降雨量分为4个区域:新疆至嘉峪关以西的甘肃地区为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小于100毫米;张掖以东的甘肃河西地区、陇东地区、宁夏固原为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降雨量300~500毫米;陕西为暖温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年降雨量500~700毫米;四川地区为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年降雨量大于1000毫米。

石窟的保存及存在的病害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地形地貌石窟一般开凿在沟谷的崖壁上,西部地区石窟群的地貌单元主要有低山丘陵地貌和河谷阶地沟谷及冲沟沟谷地貌。以秦岭为界,西南地区石窟群多位于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单元为主,亦有一些临江河的陡壁河谷阶地沟谷,剥蚀残丘多呈浑圆状或顶部平缓的桌状山。西北地区石窟群主要分布于剥蚀构造低山、河谷阶地和戈壁荒漠沟壑之中。西部石窟地貌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河流阶地沟谷地貌,如: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敦煌莫高窟、东千佛洞、西千佛洞、马蹄寺石窟、榆林窟、天梯山石窟、大像山石窟、北石窟、南石窟、大佛寺石窟、慈善寺石窟、皇泽寺石窟、千佛崖千佛洞、乐山大佛等;

二、冲沟(或季节性河流)崖壁沟谷地貌,如:克孜尔尕哈石窟、森木塞姆石窟、水帘洞石窟、大足宝顶山摩崖造像、安岳卧佛院摩崖造像等;

三、构造剥蚀或侵蚀低山丘陵地貌,如:伯孜克里克石窟、麦积山石窟、文殊山石窟、须弥山石窟、钟山石窟、药王山石窟、毗庐洞摩崖造像、南龛摩崖造像、水宁寺摩崖造像、大足北山、南山石窟、石门山石窟、石篆山石窟等。

地层岩性西部石窟群所赋存的地层大多数为中新生代的岩层,具有结构较疏松,强度低,易于开凿,抗风化能力低的特点。以秦岭为界,西北地区的石窟岩体多为砾岩、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地层年代多为中生代和新生代,工程性质较差。西南地区石窟岩体多为中生代的砂岩(药王山石窟为古生代的灰岩),工程性质相对较好。

地质构造以秦岭为界,西北地区石窟群处于新构造运动活动地区。第四系地层胶结程度低,成岩较差,裂隙不发育。其他地层中多发育层面裂隙、构造裂隙和卸荷裂隙。其中构造裂隙产状多为近直立。层面裂隙倾角变化较大。陕西地区岩层倾角小于14°,宁夏须弥山石窟岩层倾角较陡,甘肃文殊山石窟岩体受构造运动较剧烈,地层最大倾角可达30°~45°,新疆森木塞姆石窟岩层倾角可达45°~55°,其他石窟岩层较缓,倾角多小于20°。

西南地区四川和重庆分布的石窟多处于稳定地块,岩层倾角平缓,除千佛崖摩崖造像岩层倾角为23°外,其他的石窟岩层倾角小于10°。区内主要发育2组构造裂隙和与崖面平行的卸荷裂隙。


西部石窟受地震活动影响较大。

文章来源:《西部学刊》 网址: http://www.xbxkzzs.cn/zonghexinwen/2021/0316/746.html

上一篇:S20赛季爆料,猪八戒西部大镖客只是开胃菜,2英
下一篇:【北京周边游】探秘京郊美式西部康养小镇,邂

西部学刊投稿 | 西部学刊编辑部| 西部学刊版面费 | 西部学刊论文发表 | 西部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部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