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东西部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思想对比

来源:西部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重点是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公平和质量正被纳入普及学前教育的事业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重点是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公平和质量正被纳入普及学前教育的事业之中。然而,我国西部的学前教育普及情况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究其原因除了地区本身的发展水平外还有经费投入、文化影响、思想开化程度上的差距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1 东西部地区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现状对比 当前大中城市正积极发展学前三年教育,沿海发达省份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已达95%以上,学前教育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然而,我国西部的学前教育普及情况明显落后。东、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均衡就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因素,这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上。尤其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中最薄弱的部分,其突出表现一是普及率低,西部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不仅与城镇学前教育普及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与东部农村之间差距依旧差距显著。 东部地区我们以我们项目组成员所在的辽宁省为例,辽宁省本就处于东部沿海省份中欠发达地区。根据我们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城镇及农村的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思想普遍较高,家长不仅舍得给孩子花钱在教育上,更是注重素质教育等全方面发展。虽然其中不乏对孩子造成超前教育,压力较大,不利于健康快乐成长等问题,但可见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重视程度。 西部地区以我们走访的云南省为例,城镇方面接受学前教育的孩子就不多,走到农村了解到他们基本不接受学前教育而是直接接受基础义务教育,贫困山区的义务教育很多地方也仅仅是教授语文和数学。在很多景区我们常会看到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小孩拿着一兜兜水果定价卖给游客,有的就会借人们的怜悯之心长期靠此谋取利润,让学龄前儿童长期做这些事情,认为学龄前教育并不重要。这与家庭条件,家长的学龄前教育思想都息息相关,学前教育更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 即使在西部较发达的中心城市,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困境及其与东部的差距,也十分惊人。虽然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增加了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教育投入,虽然科技教育被列为西部大开发五项重大任务之中,但西部不仅现有基础不如东部,投入仍然也是大大低于东部的。学校要提高教师待遇以留住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进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要增添设备,都需要学校自己拿钱,乃至进行学校校舍改建,也需要学校自己筹钱(一般是政府拨款与学校自筹经费相结合)。而这些,在东部发达地区,由于地方财政力量较强,基本上是由财政解决的。据有关部门人士说西部与东部在中小学教育方面的差距至少在10-15年。以北京师范大学深圳南山附属中小学及幼儿园集团为例,该集团陈校长说:学校没有找钱的压力,教师较高的工资完全由南山区拨给,老师的工资比内地高5-10倍,不算奖金,教师人均工资5000余元,且完全由财政拨款,学校的设备比成都市任何一所省重点中学领先10-15年。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各省的教学的硬件设施、老师待遇都远远优于号称我国西部的东部的成都市。至于东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及中小学教育的对比,差距更大。 2 东西部地区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存在差异的原因 2.1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不够,经费投入少 农村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较低。我国还未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农村乡镇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城区,投入更少,所以农村幼儿园不仅数量少,而且办学质量普遍较差。由于很多村没有幼儿园,多数学前儿童不得不到距家很远的中心幼儿园学习,考虑到安全和学费等因素,部分留守学前儿童的家长则放弃孩子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机会。 2.2 学前教育观念落后,家长对学龄前儿童教育不重视 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初始之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父母的亲子教育起着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可是,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学前儿童的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正逐渐弱化和缺失。在西部农村,旧的教育观念仍占统治地位。有些父母认为学前教育不影响大局,趁孩子小,两人外出打工多挣点钱,又能相互照应,等到儿童上小学时再留一方在家管教孩子,或是直接带孩子赚钱。祖辈们有的认为学前教育应该是幼儿园老师的事,有的人根本没有学前教育概念。有些村社领导认为学前教育是家庭和幼儿园的事,学前儿童、留守儿童能不能接受教育与他们无关。有的幼儿教师认为学前教育就是照看孩子,是教孩子读拼音、写汉字和算术,没有使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意识。 2.3 学费偏高 城区幼儿园一般每月收费在300-600元,很多农民工家庭无力承担,无奈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但在农村中心幼儿园,每个学前儿童每学期费用高达600-800元,远远超出当地中小学生的费用,所以有些留守学前儿童不能接受正规学前教育。 2.4 生活质量较低 农村学前儿童一般由祖辈监管, 他们一般只管让孩子吃饱穿暖,而不注重合理的营养结构。在幼儿园,孩子太多,教师不能完全制止和正确引导每个儿童的零食问题,不少儿童少吃或不吃午饭,因而其营养严重不足。祖辈与教师的交流不多,极少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而留守学前儿童的父母只管把钱寄回来,更是少于过问孩子的身体状况,以致于他们的身体健康问题长期受到忽视。 农村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较低。 3 针对东西部地区差异的解决措施 (1)西部大开发应实施教育优先,义务教育平等的政策;义务教育经费应由中央财政全额、足额拨款。 教育是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品,无论是何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每个公民都应享有,义务教育更应平等享有。在我国,西部居民特别是农民享有的水平很低;享有的水平低,人的文化、思想、科技等素质就低,获取知识的能力,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就低,西部经济社会就难有良好的发展,而且代代循环,难以走出贫穷甚至愚昧落后的困境。 应该在各级政府直接承担发展公办学前教育责任的同时,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省级政府设立农村幼儿教育专款,进一步完善农村学前教育转移支付体制,根据省域下的各地情况拨付不同数额的幼儿教育专款,做到专款专用,提高每笔专款的边际使用效率。 第二,逐步积累资金,集“小钱”办“大事”,采取以“政府还本、幼儿园付息”或“政府付息、幼儿园还本”等方式,由幼儿园向银行借贷或吸纳民间资金来发展事业。 (2)秉承“先富帮带后富”的原则,建立东西部“一对一”帮带西部地区开展学前教育。树立项目意识,通过项目的实施与课题研究,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国际、国内项目,如辽宁—青海、中国-新西兰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等的实施,有利于加速西部地区学前教育的推进与发展。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应积极争取各种国际、国内合作项目,并尽量很好地实施。 (3)注意发动民间力量鼓励民间投资农村学前教育,充分运用各种筹资渠道筹措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从西部各地的实际出发,鼓励企业、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等举办公益性幼儿园。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合理的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可以采取公共财政补贴、政策扶持等措施,帮助其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对那些由工矿、企事业单位及集体和个人等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优质幼儿园,采取奖励补贴、政策支持等措施,使其成为西部地区普及和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力量。 (4)加强宣传力度,形成良好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集体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良好的学龄前教育不但可以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习知识,同时也能让他们从小就树立高尚的心灵,在人生的征程中树立正确的目标,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在社会上进一步宣传学龄前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努力营造重视农村学龄前教育的社会氛围,立足农村实际,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形式,让广大的农村幼教干部、学龄前儿童教师及学龄前儿童家长改变原有的态度和观念,端正对学龄前教育重要价值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农村学龄前教育的发展。使家长了解、支持、重视学龄前教育,从而主动与教师密切合作,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只有当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学龄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农村学龄前教育才能成为农村群众自己的事业得以长足发展。 (5)不断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学条件要充分调动学龄前儿童在学前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不断完善办班条件,创设有利于学龄前儿童发展的环境。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幼儿园,形成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办园相结合的学前教育格局。在偏远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可通过游戏辅导点、季节班、周末班、走教、送教下乡、城乡对口支援、专业人员入户指导等丰富多样非正规教育的形式与手段,提高普及学前教育的质量。学前班最好是独门独院,以减少小学的干扰。还要特别注意玩具教具的配备,室外要有大型体育活动器械,要有种植园地;室内要有幼儿读物、各种玩具、录音机及电子琴等。应充分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教具玩具。在云南农村,天然材料取之不尽,只要教师做有心人,就能使孩子们在玩中看看、摸摸、听听、说说、做做、想想,在玩中得到教育。 (6)改善教师待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农村学龄前儿童教师素质 镇、村要通过政策扶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和福利待遇,对成绩突出的学龄前儿童教师予以奖励,调动其积极性,帮助她们落实职称评定,妥善解决农村幼师的待遇,实现与当地小学民办教师享有同等待遇,建立农村学龄前儿童教师的社会保障机制,从而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加强对教育管理、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等理论的学习,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以扩大教师的信息量。同时采取城乡挂钩、外出学习等方法提高村办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重点是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公平和质量正被纳入普及学前教育的事业之中。然而,我国西部的学前教育普及情况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究其原因除了地区本身的发展水平外还有经费投入、文化影响、思想开化程度上的差距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1 东西部地区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现状对比 当前大中城市正积极发展学前三年教育,沿海发达省份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已达95%以上,学前教育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然而,我国西部的学前教育普及情况明显落后。东、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均衡就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因素,这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上。尤其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中最薄弱的部分,其突出表现一是普及率低,西部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不仅与城镇学前教育普及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与东部农村之间差距依旧差距显著。 东部地区我们以我们项目组成员所在的辽宁省为例,辽宁省本就处于东部沿海省份中欠发达地区。根据我们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城镇及农村的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思想普遍较高,家长不仅舍得给孩子花钱在教育上,更是注重素质教育等全方面发展。虽然其中不乏对孩子造成超前教育,压力较大,不利于健康快乐成长等问题,但可见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重视程度。 西部地区以我们走访的云南省为例,城镇方面接受学前教育的孩子就不多,走到农村了解到他们基本不接受学前教育而是直接接受基础义务教育,贫困山区的义务教育很多地方也仅仅是教授语文和数学。在很多景区我们常会看到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小孩拿着一兜兜水果定价卖给游客,有的就会借人们的怜悯之心长期靠此谋取利润,让学龄前儿童长期做这些事情,认为学龄前教育并不重要。这与家庭条件,家长的学龄前教育思想都息息相关,学前教育更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 即使在西部较发达的中心城市,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困境及其与东部的差距,也十分惊人。虽然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增加了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教育投入,虽然科技教育被列为西部大开发五项重大任务之中,但西部不仅现有基础不如东部,投入仍然也是大大低于东部的。学校要提高教师待遇以留住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进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要增添设备,都需要学校自己拿钱,乃至进行学校校舍改建,也需要学校自己筹钱(一般是政府拨款与学校自筹经费相结合)。而这些,在东部发达地区,由于地方财政力量较强,基本上是由财政解决的。据有关部门人士说西部与东部在中小学教育方面的差距至少在10-15年。以北京师范大学深圳南山附属中小学及幼儿园集团为例,该集团陈校长说:学校没有找钱的压力,教师较高的工资完全由南山区拨给,老师的工资比内地高5-10倍,不算奖金,教师人均工资5000余元,且完全由财政拨款,学校的设备比成都市任何一所省重点中学领先10-15年。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各省的教学的硬件设施、老师待遇都远远优于号称我国西部的东部的成都市。至于东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及中小学教育的对比,差距更大。 2 东西部地区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存在差异的原因 2.1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不够,经费投入少 农村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较低。我国还未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农村乡镇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城区,投入更少,所以农村幼儿园不仅数量少,而且办学质量普遍较差。由于很多村没有幼儿园,多数学前儿童不得不到距家很远的中心幼儿园学习,考虑到安全和学费等因素,部分留守学前儿童的家长则放弃孩子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机会。 2.2 学前教育观念落后,家长对学龄前儿童教育不重视 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初始之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父母的亲子教育起着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可是,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学前儿童的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正逐渐弱化和缺失。在西部农村,旧的教育观念仍占统治地位。有些父母认为学前教育不影响大局,趁孩子小,两人外出打工多挣点钱,又能相互照应,等到儿童上小学时再留一方在家管教孩子,或是直接带孩子赚钱。祖辈们有的认为学前教育应该是幼儿园老师的事,有的人根本没有学前教育概念。有些村社领导认为学前教育是家庭和幼儿园的事,学前儿童、留守儿童能不能接受教育与他们无关。有的幼儿教师认为学前教育就是照看孩子,是教孩子读拼音、写汉字和算术,没有使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意识。 2.3 学费偏高 城区幼儿园一般每月收费在300-600元,很多农民工家庭无力承担,无奈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但在农村中心幼儿园,每个学前儿童每学期费用高达600-800元,远远超出当地中小学生的费用,所以有些留守学前儿童不能接受正规学前教育。 2.4 生活质量较低 农村学前儿童一般由祖辈监管, 他们一般只管让孩子吃饱穿暖,而不注重合理的营养结构。在幼儿园,孩子太多,教师不能完全制止和正确引导每个儿童的零食问题,不少儿童少吃或不吃午饭,因而其营养严重不足。祖辈与教师的交流不多,极少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而留守学前儿童的父母只管把钱寄回来,更是少于过问孩子的身体状况,以致于他们的身体健康问题长期受到忽视。 农村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较低。 3 针对东西部地区差异的解决措施 (1)西部大开发应实施教育优先,义务教育平等的政策;义务教育经费应由中央财政全额、足额拨款。 教育是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品,无论是何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每个公民都应享有,义务教育更应平等享有。在我国,西部居民特别是农民享有的水平很低;享有的水平低,人的文化、思想、科技等素质就低,获取知识的能力,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就低,西部经济社会就难有良好的发展,而且代代循环,难以走出贫穷甚至愚昧落后的困境。 应该在各级政府直接承担发展公办学前教育责任的同时,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省级政府设立农村幼儿教育专款,进一步完善农村学前教育转移支付体制,根据省域下的各地情况拨付不同数额的幼儿教育专款,做到专款专用,提高每笔专款的边际使用效率。 第二,逐步积累资金,集“小钱”办“大事”,采取以“政府还本、幼儿园付息”或“政府付息、幼儿园还本”等方式,由幼儿园向银行借贷或吸纳民间资金来发展事业。 (2)秉承“先富帮带后富”的原则,建立东西部“一对一”帮带西部地区开展学前教育。树立项目意识,通过项目的实施与课题研究,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国际、国内项目,如辽宁—青海、中国-新西兰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等的实施,有利于加速西部地区学前教育的推进与发展。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应积极争取各种国际、国内合作项目,并尽量很好地实施。 (3)注意发动民间力量鼓励民间投资农村学前教育,充分运用各种筹资渠道筹措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从西部各地的实际出发,鼓励企业、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等举办公益性幼儿园。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合理的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可以采取公共财政补贴、政策扶持等措施,帮助其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对那些由工矿、企事业单位及集体和个人等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优质幼儿园,采取奖励补贴、政策支持等措施,使其成为西部地区普及和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力量。 (4)加强宣传力度,形成良好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集体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良好的学龄前教育不但可以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习知识,同时也能让他们从小就树立高尚的心灵,在人生的征程中树立正确的目标,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在社会上进一步宣传学龄前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努力营造重视农村学龄前教育的社会氛围,立足农村实际,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形式,让广大的农村幼教干部、学龄前儿童教师及学龄前儿童家长改变原有的态度和观念,端正对学龄前教育重要价值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农村学龄前教育的发展。使家长了解、支持、重视学龄前教育,从而主动与教师密切合作,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只有当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学龄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农村学龄前教育才能成为农村群众自己的事业得以长足发展。 (5)不断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学条件要充分调动学龄前儿童在学前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不断完善办班条件,创设有利于学龄前儿童发展的环境。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幼儿园,形成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办园相结合的学前教育格局。在偏远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可通过游戏辅导点、季节班、周末班、走教、送教下乡、城乡对口支援、专业人员入户指导等丰富多样非正规教育的形式与手段,提高普及学前教育的质量。学前班最好是独门独院,以减少小学的干扰。还要特别注意玩具教具的配备,室外要有大型体育活动器械,要有种植园地;室内要有幼儿读物、各种玩具、录音机及电子琴等。应充分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教具玩具。在云南农村,天然材料取之不尽,只要教师做有心人,就能使孩子们在玩中看看、摸摸、听听、说说、做做、想想,在玩中得到教育。 (6)改善教师待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农村学龄前儿童教师素质 镇、村要通过政策扶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和福利待遇,对成绩突出的学龄前儿童教师予以奖励,调动其积极性,帮助她们落实职称评定,妥善解决农村幼师的待遇,实现与当地小学民办教师享有同等待遇,建立农村学龄前儿童教师的社会保障机制,从而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加强对教育管理、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等理论的学习,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以扩大教师的信息量。同时采取城乡挂钩、外出学习等方法提高村办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水平。

文章来源:《西部学刊》 网址: http://www.xbxkzzs.cn/qikandaodu/2021/0402/890.html

上一篇:西部苏州的生活美学
下一篇:西部招妻之路

西部学刊投稿 | 西部学刊编辑部| 西部学刊版面费 | 西部学刊论文发表 | 西部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部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